村网通总站 武陵坑村 334844.nync.com 欢迎您!
“我的愿望就是将来有一个小农庄,圈里养些牛羊,塘里喂着鱼虾,再搭个大架子,让葡萄藤缠绕着自由生长,地里种上果树,收获的季节,果实一箩筐接着一箩筐。”说话的是郑志刚的妻子颜丽辉,她眼里闪着光,双手抓着一只羊,描述着自己的憧憬。一旁给羊注射疫苗的郑志刚,听了媳妇的话,黑红的脸上泛起了幸福的笑容。
面前的郑志刚夫妇,豁达、乐观。然而就在一年前,这对夫妻还身陷困境,对未来充满了迷茫。
郑志刚早年丧父,老母亲因眼疾处于半失明状态,又患有糖尿病,一年下来治病的钱要近万元。郑志刚患严重的痛风和高血压,干不了重活,只能打散工,收入微薄。为了照顾老母亲和年幼的儿子,颜丽辉在家务农。全家四口人,年收入只有1万多元,一直过着捉襟见肘的日子。
为了改变生活,郑志刚决定养些山羊。他向亲戚借了3万元,买了十多头山羊,由于缺乏养殖技术,山羊大部分死亡。
“那段日子真的不好过,看别人家养什么都越养越好,自家圈里的羊却越养越少,心里不是滋味,整晚睡不着,债务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还上。”郑志刚说。
“他的压力大,我也不好受,看不到希望的日子压得我喘不过气,还不敢表现出来。”颜丽辉说。
获扶助重燃希望
2016年初,通过审核,郑志刚被列为省定贫困户。
“郑志刚有很强的脱贫意愿,就是苦于没有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。我和他经过多次沟通,觉得还是走养殖靠谱,毕竟‘靠山吃山’。”村支书郑兴华说,脱贫的大方向一确定,有关方面就着手在资金、技术等方面进行帮扶。
“一次5000元,是中央财政扶贫补助资金,还有一次3000元,是县委副书记高金全个人掏的钱。挂钩帮扶责任人副镇长刘章森帮我们联系了信用社,为我争取到5万元贴息贷款。”郑志刚掰着指头一笔一笔算着,很是感动。
有了资金,郑志刚有了重新开始的勇气。他买了9头牛,又找亲戚借钱买了羊,开始了新一轮的养殖。
虽然兽医站专家上门传授防疫知识,他本人也通过“雨露计划”进行技术培训,但养殖过程还是一波三折。
“一头花了7500元钱买来的小牛刚20多天,就因为患口蹄疫死掉了。”说起这件事,郑志刚不禁眼眶泛红,“我们真的像养孩子一样养着这头小牛,它非常乖,已经算是我们家的一个成员了,它的死对我们打击很大,全家人都很难过。”
“为什么别人养得好,我就不行?”郑志刚很不服气,他买来有关牛羊养殖、防疫的书籍,因为不识字,他就让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一个字一个字地念给他听。如今,他能熟练地给牛羊打防疫针,牛羊也养得十分壮实。
原生态销路不愁
因为地处翠绿的大鹏山坳,丰茂的草场、香甜的空气给生态养殖创造了良好条件。郑志刚夫妻俩将鸡鸭散养在有围栏的山林、草地里。牛羊等家畜则驱赶到离家较远、草木繁盛的半山腰放养。
“一定要搞原生态。”这是郑志刚夫妻俩总结出来的养殖理论,“饲料都是要钱的,我们缺钱买饲料,大鹏山有得天独厚的养料优势。放养的鸡鸭牛羊,肉质鲜美,鸡鸭产下的蛋也更好。虽然生态养殖费时费力,周期更长,但越是原生态的东西越有市场。”
如今,郑志刚家的农副产品大多都是卖给回头客,他们信赖郑志刚的为人。
郑志刚家的畜禽养殖规模从原来的10多头山羊、几十只鸡鸭,发展到现在的100多头黑山羊、10多头黄牛、乌鸡300多只、大白鸭200多只。因为是生态养殖,夫妻俩不担心销路。现在,郑志刚一家每月收入近6000元。
“不能让帮过我们的人开口要,我们要主动还钱,一次肯定还不清,我慢慢来,争取明年还清全部外债。”郑志刚的语气充满信心。
傍晚时分,锦缎一般的晚霞给山峦穿上彩衣,郑志刚夫妻俩一路吆喝着,徐徐地将牛羊往家赶,幸福场景已然呈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