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http://a.nync.com/.jpg!40)
![](http://static.nync.com/main/images/cungg/cq27-min.png)
七旬老人将米饭放入缸里,30天后全村人蜂拥而入,客人:难得!
饮食文化的传承革新历经千年,在各自发展的过程中,形成了地域风格。北方以面食为主,农民劳作一年得来的面粉被做成各种精致的食物;南方的大部分地区的基础食物则是米饭,人们插秧施肥,只等收获成熟的喜悦,稻米可以蒸饭、煮粥,还可以用来酿酒。你知道把大米放入缸中38天会是什么样子吗?有一位70岁的老人将米放入缸中,开缸之后全村人蜂拥而至,村民说来的晚就抢不到了。
虽然制作方法并没有多么神秘,但这位70岁的老人却靠这个技术养活了他们一家人。小时候他经常看自己的父亲和祖父在做,等到他长大后,顺理成章地继承了下来,到他这一代,工艺上又做出了一些改进。现如今,他本可以享受天伦之乐,然而这门手艺却是他不想放下的,他说要干到自己干不动为止。虽然制作方法整体没有神秘支持,但别人就出做不出这种味道,所以每次开缸的时候都是一派热闹景象。
这是一种传统米烧酒。选用圆润的大米浸泡水中,一晚过后,米粒变得更加饱满。拾取山中的枯枝,烧着农家古老的大灶。在颇具年代感的甑子中,米饭散发出阵阵香气。蒸熟的米饭被摊放在簸箕中降温,之后就拌入酒里面,成为发酵菌的来源。最后用塑料袋蒙住,降低挥发的速度,也保存住温度。
两天之后,把初步发酵的米酒装进一口大缸中,密封保存30天,在此期间,老人每天都要查看遍,确保缸体周围的温度适宜。一个月后还要对米酒进一步蒸馏,随着最后一步完成,米烧酒的香气弥漫出去,闻着皆醉。这时,老人的家中便会热闹起来,蜂拥而入的村民会对这米烧酒开启抢购模式。入口甘醇,入嗓清冽,入胃温和,这样的美酒让人着迷。
这是老人一生醉心于酿酒才有的境界。经常有人会因为来晚了没能买到酒而遗憾,好在还有下次,这些没买到酒的人都会嘱咐老人,再开缸的时候一定提前给个消息。偶尔有外来的客人,看到酿酒的情节都会感叹:这样的古法烧酒实在难得一见!每当临近年关的时候,老人都会多烧一些米酒,家家户户用它来招待客人,都会多囤一些。当老人说到自己烧酒被大家如此肯定,得意的笑容挂在了脸上。